1944年12月7日,52个国家在芝加哥签署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也称芝加哥公约)。根据芝加哥公约的规定,1947年4月4日,国际民航组织正式成立。1992年9月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第29届大会作出决议,自芝加哥公约签署50周年的1994年起,将每年的12月7日定为“国际民航日”(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Day)。
开展“国际民航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全世界树立和加强对国际民航在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调国际民航组织在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安全、高效和正常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上的重要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炸弹击中沉没,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次日,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
1976年12月7日,著名作曲家郑律成逝世,享年59岁。郑律成生于朝鲜,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主要作品有《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抗日骑兵队》《寄语阿郎》《延水谣》《生产谣》《朝鲜人民军进行曲》等。
1985年12月7日,南亚7国区域合作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开幕。在南亚地区历史上,7国首脑坐在一起共商区域合作大事,这是第一次。这次南亚首脑会议的主要日程,是成立南亚区域合作的正式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通过联盟宪章和一项联合宣言。
开展“国际民航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全世界树立和加强对国际民航在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调国际民航组织在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安全、高效和正常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为使庆祝“国际民航日”的活动更具有实际意义,国际民航组织每年确定不同的主题在世界范围内举行活动。
“国际民航日”历年主题:
2007年:全球航空运输——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驱动力量
2006年:安全和保安
2005年:绿化航空
2004年: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航空挑战的方案
2003年:为国际民航公约60周年制定国际民航标准
2002年:纪念动力和持续飞行100周年
2001年:各国之间的飞行——人民之间的对话
2000年:执行标准和建议措施——航空安全和效率的关键
1999年:增进世界友谊和了解
1998年:安全飞入二十一世纪
1997年:通过全球合作加强飞行安全
1996年:利用卫星使民用航空更安全
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准备就绪迎接全球航空运输业的需要
1994年:纪念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五十周年